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基本工作原理:
□1光控工作原理:當環境光線變亮(白天)→數控電路所控制的觸點斷開,測報燈處于待機狀態(關燈);當環境光線變暗(夜晚)→數控電路所控制的觸點閉合,監測儀進入工作狀態(開燈)。
□2雨控工作原理:下雨→雨控傳感器接到信號→控制器自動啟動→排水系統進入工作狀態→阻止雨水進入落蟲通道,把雨水導入排水通道,從底部流出箱外。雨停后,夜間蟲情測報燈恢復工作狀態,白天自動蟲情測報燈處于待機狀態。
□3誘捕原理:采用專用頻振燈管作誘蟲光源→昆蟲飛撲→撞擊玻璃屏→落到漏斗中→落入遠紅外處理倉內。
□4昆蟲處理原理:利用遠紅外處理昆蟲,活蟲落入后3-5分鐘即會死亡。為了避免處理倉中蟲體堆積,處理倉底部的落蟲活動門每隔10分鐘左右開啟一次,被殺死的蟲體落到接蟲袋中貯存。為使最后落入的昆蟲也能被殺死,特設置為上下兩次處理,兩個活動門交替開啟,保證每個蟲體都能再經歷一個遠紅外處理周期。
□5接蟲原理:天亮→轉倉盤轉動一格→更換到下一個接蟲袋。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概述: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生產及加工符合GB/T 24689.1-2009植物保護機械 蟲情測報燈 國家標準。智能型物聯網蟲情測報燈采用不銹鋼整體結構,利用光、電、數控技術,兼容病蟲測防系統及云飛植保物聯網系統;實現蟲體遠紅外自動處理、接蟲袋自動轉換、整燈自動運行等功能;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,能自動完成誘蟲、殺蟲、收集、分裝、排水等系統作業。該燈由GPRS上傳數據,通過云飛物聯網平臺,最后由手機、計算機等終端設備呈現測報燈的所有數據,以便于更直觀的對昆蟲的發生、發展進行監測、分析和預測,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服務,滿足蟲情測報、采集標本的需要。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主要技術參數
□1環境溫、濕度,加熱溫度,轉倉位置等信息顯示屏直觀顯示,便于觀察機器狀態
□2生產及檢驗標準符合GB/T 24689.1-2009植物保護機械 蟲情測報燈;
□3采用光、電、數控技術,由GPRS經由物聯網平臺將數據傳輸到終端設備
□4適用電源電壓:220v市電
□5功耗:待機狀態≤5W,整燈功率≤500W;
□6晚上自動開燈,白天自動關燈,在夜間工作狀態下,不受瞬間強光照射改變工作狀態;
□7利用遠紅外快速處理蟲體(不用毒瓶);
□8集蟲器為八位自動轉換系統,采用齒輪內驅動,保證機器運輸及運行過程中轉換系統穩定,保證8個時間段誘集到的昆蟲不混淆;
□9雨控裝置:按外界雨量變化自動控制整燈工作;
10.排水裝置:能有效將雨、蟲分離;
11.誘蟲光源:18W黑光燈管(主波長365nm);
12.燈體材料:整體結構采用GB32080-92不銹鋼,符合GB/T4237,燈架材料:GB3280-80不銹鋼;
13.燈管啟動性能:5S內啟動;
14.遠紅外蟲體處理倉溫度控制:工作幾分鐘后達到客戶指定溫度(出廠預設溫度為85℃),處理時間可調,隨客戶心意隨時調整(出廠預設收集10分鐘,加熱10分鐘);
15.絕緣電阻:≥2.5MΩ,有漏電保護裝置;
16.遠紅外蟲體處理致死率不小于98%,蟲體完整率不小于95%;
17.撞擊屏互成120度角,單屏尺寸:長595±2mm、寬213±2mm、厚5mm;
18.設計壽命:≥5年;
19.增加了顯示屏,所有狀態直觀顯示,操作實現觸屏完成
20.增加拍照功能,對每次收集到的蟲子進行拍照
21.增加GPRS傳輸模塊,實現數據的遠程傳輸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主要功能特點:
光控、雨控:白天自動關機、晚上自動開機、雨天自動關機;
紅外線蟲體處理:采用紅外加熱方式快速殺蟲、不用毒瓶;
蟲體分天存放:八位自動轉換系統,保證不同時間段采集昆蟲不混淆;
環境溫、濕度顯示:實時監控環境溫濕度數據:物聯網遠程傳輸,不用出門就能了解所需的所有數據。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適用范圍和特點: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廣泛應用于農業、林業、海關、園藝及科研院校等昆蟲和蟲情測報領域。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與傳統蟲情測報燈相比,結構有重大改進,采用了許多現代化新技術和新工藝:
□1誘蟲裝置結構合理。誘捕到的昆蟲種類全,數量多,活蟲逃逸少,能更真實地反映蟲情的發生和發展,便于科學分析蟲情動態。
□2采用遠紅外處理殺死誘捕到的昆蟲。避免了傳統測報工具使用劇毒農藥對測報工作人員的危害;成本低、蟲體受損小、便于辨認蟲體和清查統計數量;丟棄的蟲體不會污染環境,可做家禽飼料。
□3采用光、電、數控技術。根據昆蟲的活動習性(可加裝設定工作時間段的裝置,對目標昆蟲進行誘集),夜間自動投入工作,白天自動停止,節省電力消耗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□4設有八個接蟲袋。每個工作時間段誘殺的蟲體接收于一個袋中,天亮時自動轉換到下一個接蟲袋。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,最多能自動存放八天的蟲體,采用齒輪內驅動,保證機器運輸及運行過程中轉換系統穩定。
□5雨控。遇到下雨天氣,自動關閉機器并對雨水進行導流。
□6誘蟲光源。主波長365nm 20W黑光燈管,可根據誘集不同昆蟲的需要使用不同波長的頻陣1#-20#燈管,或200W白熾燈泡(光通量2700-2920lm),進行光源互換。
□7增加環境溫濕度顯示,實時顯示環境溫濕度數據,并可根據蟲情測報需要增加其他測報環境氣象資料裝置,如土壤溫度、土壤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光照度等
□8所有操作實現觸屏化,一個顯示屏包含要操作的所有數據,簡單快捷
□9由GPRS上傳數據,通過云飛物聯網傳輸,最后由手機、計算機等終端設備呈現測報燈所有數據,不用出門就可以實時有效的了解蟲情,方便快捷,節省大量人力物力
10.攝像頭,對每次收集到的蟲體進行拍照,可以記錄蟲體的種類和數量
11. 機體采用不銹鋼材料。設計合理,造型美觀,經久耐用。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主要結構:
本蟲情測報燈的總體結構分為上下兩部分,其上部為誘捕裝置和無線傳輸天線,下部為一柜體結構,柜內設有控制電路和蟲體處理、存放裝置。
誘捕裝置由誘蟲燈管、撞擊屏和捕蟲漏斗組成,。誘蟲燈管豎直安裝在中央位置,周圍放射狀安裝三塊撞擊玻璃屏,下方安裝有捕蟲漏斗,漏斗通到柜體內處理倉中。
□1光傳感器:感受外界光線變化,實現光、電、數控系統自動控制整燈工作。
□2雨傳感器:感受雨降、雨停天氣變化,將信號傳送到控制器。
□3誘集光源;為保證新型監測儀誘測數據與傳統監測儀誘測數據相吻合,仍采用20w黑光燈管。
□4撞擊屏:采用5mm透明玻璃板,讓光線在玻璃屏幕間透射、直射、反射、引誘昆蟲撞擊。
□5遠紅外處理倉:對昆蟲進行致死處理,將經過處理的蟲體自動導入接蟲袋。
□6定位傳感器:實現接蟲袋自動轉換,防止不同日期誘集到的昆蟲混淆。
□7攝像頭,對每次收集到的蟲體進行拍照,可以記錄蟲體的種類和數量
□8顯示屏:顯示屏進入界面,主界面,主界面每個圖標對應的子界面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注意事項
□1確保使用220v市電,如果電壓很不穩定的地區,建議增加變壓器。
□2測報燈正面務必面向東方。
□3安裝的固定螺栓要緊固,確保燈體穩固。
□4安裝時根據燈體接地標志將地線接好。
□5在收取接蟲盒時,應注意接蟲袋的次序和所對應的日期,避免測報數據失實。
□6遇到狂風暴雨天氣應及時切斷電源,防止雷電擊壞機內電路。天晴后須等到兩小時后再送電,避免機內因過分潮濕而漏電。
□7送電后應看到工作正常后再離開。
□8誘蟲光源和撞擊玻璃屏應定期清理污垢,以免影響誘捕效果。
□9雨后應及時清理接蟲袋內的蟲體,以防蟲體遇水后腐爛。
□11定期清洗雨控傳感器。
智能物聯網蟲情測報燈收燈與存放
□1測報燈在年度工作完后應收燈妥善存放,以備來年使用。
□2收燈時,應將撞擊屏、機體、漏蟲斗內、機體內的大小盤等擦拭干凈,機體應避免接觸到酸等腐蝕性物質,以延長燈的使用壽命。
□3存放地要陰涼干燥,嚴禁強力擠壓機體,以防漏斗、倉體等部件變形。
□4室內用包裝布包好,室外用防腐蝕雨蓬遮蓋。
上一個:YUC-TL-B型太陽能殺蟲燈
下一個:YUC-NCB-LB型粘蟲藍板